Search

雖然疫情好像讓世界暫時慢了下來,但同樣的戲碼還是持續在上演⋯

上周和朋友閒聊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雖然疫情好像讓世界暫時慢了下來,但同樣的戲碼還是持續在上演⋯

上周和朋友閒聊,聊到前陣子廣告打得風風火火的新品牌,因為做的「太成功」,幾個合夥人竟然鬧拆夥;離開的一方,推出一模一樣的產品打對台,搞得現在兩敗俱傷…

還有一個開製作公司的朋友沒收到款項,他打電話詢問拖欠貨款的廠商,對方竟然說:「我也沒收到款,拿什麼錢給你!」明明是甲、乙方買賣,硬是要牽拖丙方,一副就是要賴帳的姿態。

/

在創業初期,我經常遇到鳥事、碰上鳥人,有段時間被搞的身心俱疲。

不過現在回頭看,只能怪自己太嫩,被騙都是自找的!那些軟爛的人、事,其實早就「有跡可循」。

這幾年,我好像被訓練出「敏感體質」,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「一個人」到底正不正派、「一件事」到底合不合理。

每當我有一點「哪裡怪怪的…」念頭閃過,馬上就會啟動熔斷機制,和他們保持距離。

#什麼都沒問題,其實很有問題

我發現,那些把「口頭承諾」當成家常便飯,總是把「沒問題」掛在嘴邊的的人,通常都沒有真的負過什麼責任。

不然就是太愛面子,把牛皮吹太大,結果自己根本沒那本事;最後你得一起跟著收爛攤子。

對付這種人難度不高,白紙黑字的合約,看他敢不敢簽,很容易可以讓他現形。

#出了包,卻丟包

還有一種,就是崴爺上面說的那則故事。明明該他付的款沒付,卻不想解決問題。

如果一個上道的人,一定會想盡辦法把錢生出來還,或是主動找你協商,而不是兩手一攤說:「我也沒辦法…」

這種人的眼裡「利益」比「義氣」更值錢,有朝一日肯定會為了利益賣了你。

最好快快和他斷捨離。

#只講結果,不講方法的人

這種人有個明顯的特質,非常「重包裝」,很類似感情理的「愛情騙子」。

我之前遇過兩次這種角色,其中一位還是曾經共事過的朋友;一副「金玉其表」的模樣,開著名車、穿戴體面,連公司都搞得很氣派。

他們會很誠懇的找你合作,而且很會釋放「誘因」,讓你覺得怎麼天上會掉下來這麼好的機會和禮物。

『只要你和我合作,我們一定可以….』
『只要你聽我的,你一定可以….』

但他們從不和你談「方法」:該怎麼達到這樣的目標;也不和你說「風險」:可能會出現的困難…

你會發現他說的話「很虛」,很容易找到漏洞和破綻。

當有人猛灌迷湯、猛畫大餅的時候,就要立刻有所警惕;他們最後的目的,其實是要你手上的資源或錢。

/

大家出來做事業嘛,「誠信、實在」是基本的原則。

說話要算數,做事要靠譜。 說話像是雲山霧罩、抓摸不定,做事指東打西、沒有章法的人,如果你「敢」和他們合作事業,最終吃大虧的只能是你自己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